活到100歲的秘訣:全身正確拉筋、舒展身體每個部位,讓你更年輕!
- 50歲以後千萬要保護好膝關節!10大護膝技巧請記牢!
膝關節是人體重要部位, 膝關節強壯,是各項身體活動能力的前提。 如果膝關節出了問題,就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和健康。 一般情況下,50歲以後膝關節逐漸開始老化, 到了60歲至70歲,會出現明顯的老化症狀。 因而中老年朋友更要注意膝關節的保護,學學下面10種保護技巧。 (請繼續往下閱讀.....) 1:控制體重 肥胖是膝關節的大敵,要想護好膝關節,就要維持正常體重。 日常生活中建議低油、低脂、低熱量飲食,多吃水果蔬菜,並控制好主食的攝入量。 不能偏食,不能吃過多肉類、油膩或辛辣食物,葷素搭配,食物多樣化,戒菸酒、適飲茶。 2:要補鈣 補鈣可以保護膝關節,但應以食補為基礎,多吃奶製品、豆製品、蔬菜及海產品,少吃菠菜和蔥等影響鈣吸收的食物。 3:側身爬樓梯…
-
每天堅持運動的人,久而久之會收穫這5個好處!
常保持運動,3年後,你會發現你完全不一樣了! 健康的體魄,苗條的身材,都離不開運動,運動可以維持身體的健康,提高免疫力。 運動有什麼好處? 1、運動有利於控制體重。運動可防止肥胖或有利於減肥,運動時會燃燒很多的熱量,運動強度越大,燃燒的熱量就越多,而且要長期的堅持,不需要多大難度的運動,上下爬樓梯,出門去公園走走,或者早上慢跑,或者快走,都是一種鍛煉的方式。 (繼續往下閱讀...) 2、經常運動可以預防疾病。運動可以降低高脂蛋白,降低膽固醇,而且經常鍛煉可以加速血液循環,降低一些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3、運動會帶來好心情。當你情緒低落,或者壓力過大的時候,可以通過運動來發泄或者放鬆。運動會使大腦釋放一些物質,讓人體感覺到輕鬆愉快,長期鍛煉會增長自信心,身上的氣質容貌發生改變。 4、運動會使人精力充沛。日常鍛煉會增加肌肉的力量,現在有利於氧氣的輸送,使內部與氧氣結合的速率增加,心血管的工作速率增高,會提高工作效率。 5、運動有利於改善睡眠。經常運動會使晚上睡眠質量變好,更容易入睡和睡得更深,有利於早上精力充沛,但是晚上睡前不要運動,不然會因為太興奮而睡不着。 運動要有一個確定的目標,不要設置太高難度的運動,要身體力行,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設置,不要超負荷的運動。在運動後不要過多的進食,要保證每天的飲水量充足,運動才要選擇一些小零食來補充能量。 對此,有人提出質疑,說運動會加劇脫髮,這種說法有依據嗎? 脫髮的原因是睾固酮與還原酶結合生成一種物質會導致毛囊萎縮,進而導致毛髮變細變軟甚至脫落的現象。沒有脫髮遺傳因子的人,是不會因為運動原因就脫髮的。而含有脫髮遺傳因子的人,長期的劇烈運動可能會對頭髮有一定的影響。 但是,也不能夠只認為長期運動就能導致脫髮,只有進行一些極限運動才可能會導致脫髮因子的增加,而適當的運動會使我們的身體健康加快血液循環,會減少脫髮因子的產生。 所以,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保持良好的心態,減少外界的壓力,會減少脫髮的情況,適度的運動對脫髮沒有什麼很大的影響。
-
一起床「腳後跟」痛到不行?4個「超簡單伸展動作」,迅速根治「足底筋膜炎」免開刀!
足底筋膜炎的症狀 不少民眾清晨起身時腳一著地,腳後跟劇痛不堪,一段時間後自然好轉,但工作或運動後疼痛感又反覆出現。這種疼痛大多發作於腳後底內側,雖不致於影響行走,但對於患者的日常生活而言仍是非常困擾。 緩解足底筋膜炎的四種練習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腳後跟劇痛」絕大多數與「足底筋膜炎」有關,腳跟承受全身重量,長年伸展擠壓之後,易造成發炎現象,由於疼痛感如針刺般,也多稱為「足跟痛」或「跟骨骨刺」,患者除適當休息外,應進行適量的伸展運動,根據《FootLogics》報導指出,以下三種簡單練習,澳州骨科醫師及物理治療師建議足底筋膜炎患者在家練習,一般民眾鍛鍊也有預防作用: 1.伸展小腿肌肉 小腿拉伸有助於改善足底筋膜炎 小腿肌肉是造成腳跟疼痛的主因之一,小腿肌耐力升高可增強蹠腱膜的張力。首先,站在距離牆邊一步的地方,雙手扶牆,將要伸展的腿向後延伸,保持腳後跟貼地,前腳膝蓋彎曲,保持15-20秒的伸展,兩隻腳各重複4次。 2.網球運動 網球運動可伸展足弓,舒緩疼痛 這個練習可讓足底筋膜(下足韌帶)更為靈活,通常足底筋膜會在入睡後緊繃,並在夜間縮短,因此清晨時疼痛感最強烈。使用一顆網球或高爾夫球,以足弓採去並來回滾動,每次可練習4-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