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FB瘋傳了!用三年換未來的三十年…!對孩子來說…有沒有手足差很多!其實獨生更累….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片來源)

 

當我一頭忙著工作,

一頭忙著趕回家給孩子做飯、陪孩子學習、娛樂,

感到焦頭爛額時,

我常常疑惑  我的母親當年是如何帶大我和妹妹兩個孩子的,


那時沒有燃氣爐,也沒有洗衣機、冰箱和電飯煲,

需要每天要生爐子點蜂窩煤,

每天買菜煮飯,每天手洗衣服……

 

一隻羊也是趕,兩隻羊也是放

母親卻總是輕描淡寫地說:

「一隻羊也是趕,兩隻羊也是放」。

這或許是那時很多父母的真實心態吧,

印象中的確陪伴在身邊最多的不是忙碌的父母,

而是小自己兩歲的妹妹和周邊的小夥伴們。

 

所以當這位作者用自己的親身體驗慫恿你說

「你願意用三年換未來的三十年嗎」,

你是不是內心開始有些動搖?

如果還來得及,

你是不是願意給孩子一個有手足陪伴的快樂童年?

 

您根本不知道,孩子多需要手足…


 
 
 
 

我,也不知道。直到姊姊七歲,弟弟五歲時…

我說過,

我是那種糊裡糊塗、沒想太多就生了兩個孩子的媽媽。

當孩子還小時,我哪裡有機會想到「孩子需要手足」

這麼不切實際的問題呢?

只要孩子有半天不吵嘴、不爭寵,給我安靜的片刻,

我就該吃齋念阿彌陀佛羅,

哪還有閒情逸致去考慮什麼相親相愛、手足之情。

 

我的兩個孩子年齡差了兩歲半,

也就是說,當第一個孩子快兩歲時,

我就懷了第二個孩子。

可是在當時,我能從生活中深切地體會

到「孩子需要伴」嗎? 完全不會。

 

因為孩子太小,父母很容易就誤會一件事

以為孩子有父母的陪伴就足夠。

 

這種「以為」,就是整件事情最可怕的地方。

因為對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父母就是他們的天和地;

早上起床要媽媽,晚上睡覺要媽媽,

好像世界上的其他東西通通不重要,

只要有媽媽就好。不過,這也是事實啦!

 

但是,等您一旦體認到「孩子需要伴」這件事時,

即使只有一絲絲的察覺,

通常生第二個孩子的最好時機都已經過了。

 

(圖片來源)

 

過了還不打緊,

不是說「亡羊補牢,猶未晚已」嗎?

 

可是再加上現代人生活步調太緊湊、

還有得過且過的生活方式,這樣耗下去,

拖到羊都跑光了,牢也不用補了啦。

 

第二個孩子出生的頭一年,對老大來說,

老二還只是個樣版戲,連吵個架都不行,

只能稱為「心靈上的寄託」。

所以嚴格來說,在老大四歲以前,

您都可能誤以為,有沒有手足,不一定那麼重要。

 

剛成家時,我們為了生活,總是忙得焦頭爛額,

根本無暇想些眼前看不到的問題,

日子就一天一天過去了。


 
 

直到姊姊大約七歲,弟弟快五歲的某一天下午,

我原本打算小睡一場午覺,沒想到那天實在太累,

一睡兩個小時根本起不來。

不過,做媽媽的就是即使睡著了,

心都還繫在孩子身上,從頭到尾,

我都隱約聽見兩個小鬼,在外面吱吱喳喳地說個不停。

 

一會兒聲音出現在姊姊房間,一會兒兩人又到了客廳,

一會兒兩人隔了老遠還在喊話。

您如果不是親身經歷,絕對無法想像,這麼小的孩子,

怎麼會有這麼多話可說呢?

好似時間如果沒有盡頭,

兩人的對話可以直到海枯石爛,仍不休止。

(圖片來源)

 

自此以後,孩子愈來愈大,我就愈來愈發現到,

姊弟倆在生活中的互相依賴性,

或是說互相需要性有多麼高!

甚至高到超乎大人的想像很多、很多。

下雨天,不出門,兩人可以從早玩到晚。

 

大晴天,去散步,爸爸媽媽聊大人的天,

姊姊弟弟聊小孩的天。

 

先生跟我一樣愛孩子,但整日忙著工作的他,

如果當初我只準備生一個孩子,

他大概也不會有什麼意見的。

某一天,全家晚飯後在台大校園散步,

看著姊弟倆在前面殷切對話的小小背影,

不習於表露情感的爸爸,

竟然用一種像是差點被捷運門夾到,

才在最後半秒內衝進車廂的「好險」心態,

呼了一口氣,說道:「還好–我們生了兩個孩子。」

(圖片來源)

 

生兩個,比生一個輕鬆

您別以為,我是為了要說服您生兩個孩子,

才這麼說的。

 

絕不是。這是我內心的強烈感受。

而且當孩子還小時,我並不知道這個事實。

 

我相信,很多父母也是不知道的,

以為生一個就累得人仰馬翻,那生兩個還得了?

其實您有所不知——生兩個,比生一個輕鬆。

 

人生何其短,生兩個孩子的辛苦只在頭幾年,

這段時間確實讓父母三頭六臂都應付不來,

以身心俱疲來形容,絕不為過。

所以我指的輕鬆,不是身體上的,

也不是經濟上的,這些我管不了。

每個人的日子要怎麼過,物質要有多少才能滿足,

全是存乎一心。

 

我指的輕鬆是「心理上的」。

即使父母可以給孩子最好的成長環境,

當獨身子女長大到需要同伴和玩伴時,

填補這個空缺,是不是就變成父母的責任?

然而無論如何,這個任務是很難由父母的角色來完成的。

所以在獨生子女長大成人,展翅飛翔之前,

做父母的在心理上,

會不會一直背負著這份不輕鬆的感覺呢?

這份感覺或許可以被忽視,但它確實存在。

 

殊不見現在父母拉著孩子東奔西跑,

汲汲想要彌補孩子生活中的空缺,

就是生怕孩子無聊寂寞。

否則家裡四隻大眼對上兩個小眼,

父母怎麼輕鬆得起來呢?

(圖片來源)

生一個孩子,表面上是輕鬆

事實上,父母沒能給孩子一個伴的不輕鬆感,

卻是無所不在的。

 

只生一個孩子的父母,當初可能是這樣想的:

熬過最難的前兩年,就輕鬆了,

所以不敢再經歷一次這種暗無天日的日子。

其實他們不知道,

身體的不輕鬆是喂奶換尿布的跟前跟後;之後呢?

您就要開始自己去應付孩子的玩樂需求

扮家家酒、拼圖、堆樂高積木、下棋、騎車、捉蟲……

還有一堆天方夜譚的胡言亂語。

 

不是說做父母的想甩脫陪孩子的責任,

而是孩子之間的活動,明明應該由手足去完成,

才符合自然原則嘛!

可是您沒有幫他生個手足,只好照單全收,這樣輕鬆麼?

簡直累壞了,而且還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所以,只生一個孩子,一點便宜也沒佔到。

(圖片來源)

 

生一個也是累,生兩個也是累。

三年,只要撐過三年,一切否極泰來。

 

當我熬過了艱苦期,等到孩子可以相互作伴時,

不論他們是一起玩,還是一起吵架,都叫「作伴」。

有時候光是看著、聽著姐弟兩的互動,

心裡就會不期然地生出一種

「好輕鬆、好安慰」的感覺。

這種感覺,可能是只有一個孩子的父母所不能體會的,

但它確實美好,希望您也可以享受到。

 

手足能給的,你不能

或許您會說,

「孩子雖然沒有手足,

可是有爸爸和媽媽的全心陪伴阿!」

這就好比假設——雖然媽媽少了爸爸,

可是有孩子阿,為什麼有了孩子,

媽媽還是覺得不夠呢?

 

孩子光有父母的陪伴,是不夠的。

孩子還需要手足,就好比我們還需要另一半。

 

 

父母別害怕改變,多生個孩子罷了,沒什麼大不了。

大人的想法只要轉個小彎,就改變了孩子的童年。

等到那一天,熬過了把屎把尿的日子,

我常常光看著孩子的臉龐,

心裡都會浮現輕鬆與安慰的感覺。

不要說您是為了老大而生老二,這樣的理由太沉重。

這是為了您自己的幸福,不光是為了孩子。

 

用三年換未來的三十年,

「先苦後樂」咬咬牙就過了!

父母們,您覺得 對嗎 ?

(文章來源)

分享社群: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