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孫紅雷放學回來,走到二樓樓梯口時,看到母親正背對著他站在走廊里。「請問,家裡有人嗎?」孫紅雷聽到母親訥訥的聲音,幾秒鐘後那家的門「嘎吱」開了,卻很快又「哐當」一聲關上了,伴隨著沒好氣的一聲:「又來借錢?我們沒有錢!」孫紅雷鼻子一陣發酸……
(請繼續往下閱讀…..)
「走,媽,今天我陪您一起去撿破爛。」一個周末,13歲的孫紅雷主動牽起了母親的手,那天,母子倆直到天色發黑才回家。第一次隨著母親外出做事,孫紅雷深深體會到了其中的艱辛。為了撿一個漂在臭水溝里的塑料瓶子,母親不惜脫了鞋走進發黑的髒水裡;在一家書店前見到幾張破牛皮紙,他剛撿起來就被老闆呵斥:「滾!叫花子。」
然而,母親對此種種卻習以為常,臉上始終保持著淡然的微笑。中午,當母子倆坐在河堤邊的石頭上休息時,母親竟從口袋裡掏出一個橙子,剝開,反覆擠壓幾下,然後掏出一面小鏡子,對著它把那些橙汁一點點細緻地塗在臉上,看著兒子詫異的眼神,她一邊塗一邊笑道:「橙汁可以美容呢。人家看不起我們不要緊,自己要看得起自己,要愛自己,要讓自己快樂。」
「媽……」 那一刻孫紅雷震驚了,他目不轉睛地看著母親,無比敬佩。
1995年5月底,孫紅雷揣著8000元和一部手機,來到北京報考中戲。700多人參加考試,孫紅雷成了唯一的幸運兒。母親楊淑英特地來到北京看望兒子。
同學們吵著要老人家請客,她高興地答應了,將孩子們帶到學校附近的一家餐館。由於這些上中戲的孩子家境都比較好,滿不在乎地點了不少菜,結果七個人一頓竟吃掉了八百多元。母親臨走時,孫紅雷發現母親居然沒有買臥鋪。
「這麼遠的路,您省這點錢幹嗎?」孫紅雷急了。母親像做錯了事的孩子低下頭說:「三郎,實話給你說,媽沒錢了。」「我給……」話一出口,孫紅雷突然意識到,自己手上也只有幾十元了,那8000元,吃住加上學雜費,也所剩無幾。「對不起,媽。」孫紅雷哽咽了。
母親抬起頭,蒼老的臉卻笑成了一朵菊花:「別這樣,你這麼有出息,媽不知道多高興,媽就是一步步走回去也願意。」孫紅雷緊緊攥著母親的手,眼淚蓄滿了眼眶。
孫紅雷躋身一線演員行列後,2004年8月,他特地把父母接到北京,然後將一把鑰匙放到了母親手心:「媽,以後您二老就在這裡養老吧,這套房子就算我送給媽的禮物。」楊淑英像孩子般咧開嘴笑了,笑得那麼沉醉……這是一個母親最幸福的時刻。
2008年春節,大年初七那天,因為高血壓、冠心病等併發症越來越嚴重,母親在孫紅雷懷裡永遠地睡著了。
生活還要繼續,只是很多人發現,經歷了喪母之痛的孫紅雷,在演技上有了微妙的改變。以前他扮演的角色都是一味的劍拔弩張、冷硬入骨,而現在,他開始在角色里注入一些嶄新的東西。
比如《梅蘭芳》中邱如白「閱盡天下愛恨」的孤單與收斂,比如《潛伏》中余則成「泰山壓頂而不改色」的執著與沉靜……孫紅雷更成熟了,也更有擔當了!
2010年9月21日,在第八屆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上,孫紅雷連奪「最佳表演藝術獎」「最佳人氣獎」「觀眾喜愛的男演員獎」三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在萬眾矚目下舉起獎盃時,孫紅雷含淚說了一句發自肺腑的話:「感謝我那天堂里的母親。」
那一刻,喧譁的現場一片寂靜,只有輕輕的欷歔和哽咽聲。在晶瑩的淚光中,孫紅雷仿佛又看到了母親,她在不遠處對他溫暖地微笑,就像握著從未曾熄滅的愛和希望……
看到這裡,您想到了什麼呢?? 在這個世界上父母永遠是最愛我們、最關心我們的人。無論我們現在過的怎麼樣,父母永遠都不會拋棄我們,無條件的為我們付出,別人能行嗎?
捫心自問一下我們對得起他們嗎?希望您在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好好想一想家裡的父母 他們現在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我們有什麼資格去給自己那麼多藉口不成功!
難道我們真的要等到他們離開了,才去努力嗎……
為何要十跪父母?
一跪:
十月懷胎娘遭難,一朝落地娘心寬;
赤身無有一根線,問爹問娘要吃穿;
夜夜五更難合眼,娘睡濕處兒睡干。
二跪:
倘若有病請醫看,情願替孩把病擔;
東拜菩薩西拜仙,焚香抽籤求仙丹;
孩兒病情得好轉,父母方才展笑顏。
三跪:
學走恐怕跌石坎,常防火與水邊邊;
時時刻刻心操碎,行走步步用手牽;
會說會走三歲滿,學人說話父母歡。
四跪:
八歲九歲送學堂,望兒發奮賽聖賢;
衣襪鞋帽都辦全,冬穿棉來夏穿單;
先生打兒娘心酸,拂袖掩面淚擦乾。
五跪:
父母真情比海深,為孩花錢不心疼;
早起晚睡賺鈔票,自己不舍花分文;
莫讓孩兒差別人,恨把黃土變金銀。
六跪:
兒女出門娘挂念,夢魂都在孩身邊;
常思常念常許願,望孩在外多平安;
倘若音信全不見,東奔西跑夜不眠。
七跪:
養兒養女一樣看,十七八歲結姻緣;
燒香問神求靈簽,力出盡來汗流干;
花錢多少難算盡,為了兒女把帳欠。
八跪:
成家立業兒女安,父母操心仍不斷;
千辛萬苦都受遍,父母恩情有千萬;
如若生兒娘不管,兒女焉能有今天。
九跪:
父母心系兒女身,操心操到病滿身;
滿頭青絲變白髮,臉起皺紋肢變形;
兒女回家笑常在,噓寒問暖忙炒菜。
十跪:
父母年老得病患,誰請醫來藥誰煎;
二老能活幾多年,兒女團圓有幾天;
父母百年閉了眼,幾多兒女在身邊。